
每到炎炎夏日,許多飼主看到狗狗身上厚厚的毛髮,總會忍不住想:「咁熱,幫佢剃晒啲毛會唔會涼啲呀?」但事實上,剃光狗毛不但未必能有效降溫,還可能對狗狗的健康造成長遠傷害。本文將深入探討狗狗毛髮的功能、夏天剃毛的利與弊,以及剃光毛可能帶來的影響,幫助飼主做出更明智的照護選擇。
內容重點
狗狗毛髮的生理功能:不只是外觀,更是保護層
狗狗的毛髮不只是外觀的一部分,更是牠們身體重要的保護層。根據毛髮結構,狗狗可分為「單層毛」與「雙層毛」兩種:
- 單層毛狗狗(如貴婦狗、摩天使):毛髮持續生長,需定期修剪。
- 雙層毛狗狗(如哈士奇、柴犬、金毛尋回犬):外層為粗硬的保護毛,內層為柔軟的底毛,具有調節體溫的功能。
毛髮的主要功能包括: |
|
夏季剃毛是否有助降溫?
狗狗不像人類有汗腺,牠們主要透過喘氣、舌頭與腳掌汗腺來散熱。剃光毛並不會顯著提升散熱效率,反而可能讓狗狗更容易中暑或曬傷。在亞熱帶地區如香港,潮濕悶熱的氣候確實容易讓狗狗出現皮膚問題,但這並不代表剃光毛是最佳解法。定期梳毛、修剪過長毛髮、保持通風與補充水分才是更有效的降溫方式。
剃光毛的潛在風險:五大健康問題不可忽視
剃毛其實並非完全無害,若忽略其中的風險,可能會對狗狗的皮膚、健康甚至心理造成影響。以下整理出剃毛後的五大健康問題,幫助飼主在剃毛前做出更周全的判斷:
1. 皮膚曬傷與紫外線傷害
狗狗的皮膚比人類更敏感,尤其在剃光毛後,失去了毛髮的保護,紫外線會直接照射在皮膚上,容易造成曬傷、紅腫,甚至脫皮。長期下來,還可能導致色素沉澱或皮膚細胞病變,增加皮膚癌風險。如果狗狗出現曬傷或皮膚異常的情況,飼主可考慮進行皮膚鏡檢、細胞學檢查、皮膚視診與觸診等檢查,以掌握皮膚健康狀況,及早處理潛在問題。
推介健康檢查計畫

適用於成年狗隻
超聲波檢測 (腎臟/膀胱/肝臟) - 任選其二
全科醫生諮詢 | 基本血液檢測 | 心臟和肺部的聽診
眼睛、耳朵、牙齒以及皮膚的身體檢查 | 腹部觸診、血壓評估和量測體溫
2. 毛囊受損與毛髮異常
剃毛若操作不當,可能會傷害到毛囊,導致毛髮再生變慢、變稀,甚至出現局部禿毛。有些狗狗在剃毛後,毛髮長出來變得粗硬或顏色變淡,這些都可能是毛囊受損的徵兆。若發現毛質改變,飼主應及早進行皮毛顯微鏡檢查、血液生化檢查及甲狀腺功能檢測。
3. 體溫調節失衡與中暑風險
當狗狗被剃光毛髮後,熱氣更容易直接進入體內,導致體溫升高,增加中暑風險。尤其在濕熱的環境中,狗狗更容易出現中暑症狀,例如喘氣急促、精神萎靡,甚至可能出現嘔吐或昏迷等嚴重反應。若狗狗出現這類情況,飼主應立即協助降溫並盡快就醫,同時可透過體溫監測、血液電解質分析與腎功能檢查等方式掌握狗狗的身體狀況。
推介健康檢查計畫

適用於6個月或以上的狗
重點項目:全面血液檢查,17項生化指數
其他項目:獸醫觸診,電解質檢驗 (Lyte4),尿液檢測
4. 皮膚病與寄生蟲感染
剃光毛後,狗狗的皮膚會直接暴露在外界環境中,更容易受到跳蚤、壁蝨、黴菌等感染。尤其在潮濕的氣候下,皮膚容易發炎、搔癢,甚至出現濕疹或皮屑等問題。若狗狗經常抓癢或舔咬某個部位,可能已經出現皮膚異常,需特別留意。飼主應加強皮膚的清潔與保持乾爽,並定期進行驅蟲,以降低感染風險。若有疑似症狀,可進行皮膚鏡檢、糞便寄生蟲檢查及過敏原快篩等檢查。
5. 心理壓力與行為改變
毛髮對狗狗而言不只是保護層,更是牠們熟悉的「外衣」。剃光毛髮可能讓狗狗感到不安與焦慮,甚至出現退縮、躲藏、不願出門等行為反應,這種心理壓力在性格敏感或社交性強的狗狗身上尤其明顯。飼主在進行造型或剃毛前,應尊重狗狗的情緒反應,避免強迫牠們接受突如其來的外觀改變。若狗狗出現行為異常或情緒低落,可透過行為問診、壓力指數評估,以及心率與呼吸等生理反應監測,更深入了解牠的心理與身體狀況。
剃光狗狗的毛髮看似能幫助降溫,實則可能引發多種健康風險。毛髮不僅具備保護皮膚、調節體溫的功能,更與狗狗的心理與整體健康息息相關。飼主應以科學方式照護毛孩,透過定期健康檢查與適度修剪,讓狗狗在炎夏中也能舒適、安全地生活。
更多相關